總站·浙江在線 浙江網聞聯播 《浙江日報》 《麗水日報》 《處州晚報》 ;新聞熱線: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郵箱:zgsynews@163.com |
![]() |
|
工作組人員的一天 12月4日一早,久違的陽光灑進黃南水庫項目召樓工作組臨時駐地的小院,對土地確權有爭議、對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有疑問的村民也三三兩兩聚到門口,找相熟的工作人員幫忙調解糾紛或是答疑解惑,記者隨工作人員用筆記錄下他們忙碌且充實的一天。 “這是存儲測量土地詳圖的筆記本電腦,先對照著圖整理下自家情況,住村干部20分鐘內會趕到這兒,大家先曬會太陽暖和下。”玉巖鎮黨委副書記劉偉是黃南水庫項目召樓工作組的組長,在他的安排下,略微有些激動的村民漸漸平復了心情,開始相互間比對圖紙商量解決方案。 利用這個間隙,召樓工作組的一周工作會議就在小客廳里簡單地召開了。短短十數分鐘,劉偉把所有人的工作任務安排得滿滿當當,房屋面積現場復核、被征地農民保險身份確認等工作按村里的村民小組劃分,被落實到每一個組員。 上午10時,因為施工便道需要,庫區公路施工方找到召樓工作組,要求幫忙協助處理300多株香榧苗的遷移事項。爬山去踏勘現場的路上,從外地趕回的召樓村黨支部書記俞信米和村委會主任傅兆獻加入了隊伍,全程參與當天的所有工作。而這種大事小事由工作組與村兩委干部共同解決的做法,從移民征地工作開始之初就成了常態。 “這些香榧苗是老潘家的,我再去走一趟。”匆匆扒了幾口午飯,聯系該農戶的抽調干部詹志偉就第一時間趕去村里走訪,而對于處理好這件事情他也很有信心。詹志偉介紹,老潘一家剛在縣城租了房子,一貫都很支持移民征地過程中的各項工作,協調起來不會難。 在詹志偉下山進村的同時,組員葉蓀和張益平剛從村里走訪回返,準備登山去處理根坑村與召樓村的一宗林地糾紛。“從測量開始,已經是第三次爬這座山了,今天應該能解決問題。”葉蓀說,林業站、村兩委、涉及農戶都在場的情況下,解決起來應該不難。果然,一個小時后,大家有說有笑地步行回到工作組駐地,糾紛成功調解。 此時,從溫州回來辦相關手續的村民傅長富走進了工作組駐地。由于其本人一直在外地,夫妻倆對一次性要補交多少、能享受哪些權益等都只知道個大概。于是,在鄉鎮負責過農醫保辦理的張益平當起了專職講解員,就傅長富夫妻一次性繳納多少、按月繳幾期、貸款手續怎么辦等內容說了個事無巨細,讓旁聽的其他村民也頻頻點頭表示滿意。 相比之下,山溝里的陽光逝去得特別早,送走傅長富時,已是下午4時,天黑下來了。因為第二天開始要配合部門對農戶房屋面積等進行復核,組員們都趕時間在村里走訪聯系戶,確定上門的時間。 “幾位玉巖鎮的同事晚上還要趕回鎮里開會,我們幾個別的單位來的,倒是可以晚間再去跟村民打個招呼,沒他們那么緊張。”張益平說,在他印象里,今天應算是比較空閑的一天了,年初庫區公路開工的時候才叫忙,兩個開工點各用了一個月,完成了80多座墳墓的遷移和3公里線路的全面清表,那才叫夜以繼日。 “特別感謝那時候集體配合、主動參與的村民們,在正月里遷墳為工程讓路的行為真的讓大家很感動。”在逐漸降臨的暮色里,張益平感慨萬分。 作者:葉承慧 來源:松陽新聞網 編輯:楊衛中 吳勝 時間:2017年12月7日
相關新聞 |